我们都知道医疗技术是一个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降低医疗技术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内涵建设,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日前,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事中事后监管,做好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实际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2017年版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及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修订,形成了《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2022年版)》和《国家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技术档案,引进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对限制使用的医疗技术实现动态管理。同时,要严格执行技术备案。有技术性备案要求时,应及时向科室发出通知书,提前准备好备案材料,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可为医疗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如果医院与患者因治疗方案发生争议,医疗机构未办理限制技术登记,医院将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医疗机构在进行首次临床应用前,应按照提出的限制医疗技术的规定进行自我评估,以确保这些技术符合要求和必要条件。其次,要严格手术分级管理,明确将外科医生的手术级别和权限固定在一定级别内。手术权限审查要以医师的专业能力为依据,定期更新专家库和手术操作规程库,定期组织对医师进行考核,严格落实医疗安全责任。虽然国家目前已经取消了准入制度,但重新施准入制度必须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研究报告还建议,对于易发生不可逆的身体损害、存在重大伦理风险、耗费医疗资源巨大的限制性医疗技术,应按照循证医学和社会伦理原则,通过相应的立法程序,制定法律。合理规范的准入制度,确保“入口关”。
因此,现如今医疗机构进行限制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需先进行备案,备案之后审查通过才能进行限制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弘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系统,能更好、更快、更智能的满足医院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