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DIP)的计算过程和适用范围
2022/8/30 15:52:41


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DIP)的计算过程

1)首先分组。

“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作为分组的两个维度。是基于ICD-10的亚编码对病历进行疾病诊断组合。再根据ICD9-CM-3的手术操作分类与编码进行分类,这个过程计算机自动完成,没有人工干扰。

2)确定分组权重。

每个组的权重值(RW),是依据每个分组单元资源消耗程度所赋予的权重,病种分值计算公式为:每组权重值 = 该组病种组合内病例的平均住院费用/全部病例平均住院费用。从公式可以看出,RW越高,反应该病种的资源消耗越高,那么补偿也会越高。

3)确定医保支付金额。

该病种组合医保支付金额=该组权重值*每点金额,每点金额=该地区用于支付住院费用的医保预算总额/该地区适用DIP的病种总权重。

在总额预算机制下,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分值点值。医保部门基于病种分值和分值点值形成支付标准,对医疗机构每一病例实现标准化支付,不再以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支付。

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适用范围

DIP主要适用于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包括日间手术、医保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结算),精神类、康复类及护理类等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例不宜纳入DIP范围。

DIP的适应性及可扩展性可探索应用于普通门急诊付费标准的建立,也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的改革。

总之,DIP来了,基于资源消耗及结构合理的支付标准,遵循历史现实原则,能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联动,激发医疗服务供给侧治理动能,促使医疗机构以适宜的方法、合理的成本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保基金监管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同时也赋能医院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益化内涵质量效益提升转型。

让数据造就未来

Copyright ©2025 河南弘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36569号

电话联系
15333832560
固话联系
0371-61687077
电话沟通
固话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