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是当今卫生领域所关注的核心点之一。科学的绩效评价是促进卫生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为卫生系统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疾病诊断分组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简称DRGs) 作为目前世界公认的较为先进的绩效评价工具之一,其原理是将病例的诊断和操作作为病例组合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病例的个体特征,将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的病例归纳为一类。DRGs 用于医疗费用支付制度的出发点是医疗保险的给付方按照病人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条件所分入的疾病相关分组付账,依病情的不同、病人的不同、治疗手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DRG 编码相对应。DRGs 的运用为医疗质量的评估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相互比较的分类方法,其兼顾了病人、医院、医保等各方面的利益,克服了不同医疗服务提供者收治病人的数量和类型不同而导致的绩效评价结果缺乏横向可比性的难题,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化。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积极推动下,DRGs正不断与我国诊疗服务相适应,但应用过程中尚有一些实务性的问题需要逐步摸索和完善,这是一项需要卫生、医保、人社和财政等多部门共同协作的系统性、持续性工程。只有在我国医疗环境中不断实践,在“本土化”过程中总结经验,才能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DRGs体系,适应越来越高的服务绩效要求和成本控制要求,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化医院建设步伐的加快,以达到改革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