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病种分值(DIP)付费服务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服务(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简称DIP),是基于客观数据,直接以主要诊断和关联手术操作的自然组合形成病种,以各病种次均住院费用的比价关系形成病种分值,再考虑年龄、并发症和伴随病因素对付费进行校正,从而实现精细化、个性化支付。DIP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原创付费方式,它以大数据为支撑,把点数法和区域总额预算相结合,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推进医保基金平稳高效运行,其技术特征如下:1、一套数据信息库。2、一个国家病种组合目录库(主目录、辅助目录)。3、一套分值付费标准(病种分值、付费标准)。4、一套监管考核评价体系。5、一支专家队伍。DIP通过组别定位及付费标准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体系及资源配置模式,增进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使政府、医保、医院各方在统一标准框架下建立沟通渠道,以有效合作取代相互博弈。基于资源消耗及结构合理的支付标准,能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联动,激发医疗服务供给侧治理动能,促使医疗机构以适宜的方法、合理的成本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保基金监管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